首 页 馆区介绍 科技馆新闻 游客服务 联系我们 科普知识 科普文化节专栏 文件下载 团体参观记录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 科普知识  生态文明
什么是湿地?
文章来源:科技馆   发布者:   发布时间:2022-06-03   阅读:63

    湿地的定义有多种,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《湿地公约》作出的,即湿地是指,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、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、泥炭地或水域地带、静止或流动、淡水、半咸水、咸水体,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。
 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,珊瑚礁、滩涂、红树林、湖泊、河流、河口、沼泽、水库、池塘、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,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。
 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。湿地在抵御洪水、调节径流、控制污染、调节气候、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,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,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,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,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。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,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,因此湿地被称为“生命的摇篮”、“地球之肾”和“鸟类的乐园”。


【 字体: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本类最新文章
-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联系我们 | 友情链接 | 管理入口

copyright @ 2008-2011  浙江师范大学科技馆     Design by 科技馆
地址:浙江师范大学科技实验大楼南楼一楼 电话:0579-82297267 感谢网络管理办公室提供服务器